通识学院英语教学部基层教学组织观摩学习“大思政”工作坊汇报展
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13日 17:11 作者:刘曦 浏览:

6月13日上午,通识学院英语教学部组织全体教师前往虎溪公社参观2025“外出实践‘大思政’工作坊汇报展”和“劳动美育示范课程汇报展”。通识学院刘曦、李皓、石纯等3名教师参与了本次外出实践“大思政”工作坊。

此次英语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学部领悟“课程思政”精神的拓展学习活动,旨在通过“大思政”课程汇报的观摩学习,汲取跨学科教学的精华,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,进一步探索“课程思政”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有效路径。


首先,英语部教师刘曦结合自己本次参加工作坊教学的经历和体会,在展览现场向老师们简要概述了“对话·传承:柳江古镇山水写生”工作坊的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。通过展览文字、视频和学生文化考察报告作业,刘曦详细展示了工作坊在激发学生对地方历史的文化自觉,增强学生对在地文化遗产的感性体验(如在地文化考察),以及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,通过创作劳动服务社会(如在地写生、美育课堂)等方面所开展的教学实践和跨学科探索。

随后,老师们又陆续参观了其他工作坊的“大思政”教学汇报展,时而驻足观看,时而议论交流。通识学院李皓老师参与的“传统造纸技艺与书画艺术传习”工作坊充分体现了国书院专业特色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,使学生在“第三课堂”的学习实践中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有了切身的感受。通识学院石纯老师参与的“光影筑梦:影像在地美育”工作坊则是从专业出发,以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方式全程通过对“乡村振兴”中涌现出的优秀事例进行采访和记录,让学生在劳动体验和专业实践中进一步理解、感受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全貌,分享乡村振兴的成果,加深同学们对新农村的认识!


通过此次观展学习,英语教学部老师们深刻认识到,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,更要注重文化传承和价值引导。教学过程中,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,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,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。

英语教学部将借鉴我校“大思政”工作坊的成功经验,探索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。未来,教学部计划开展更多跨学科的教学活动,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项目、利用“精彩周”组织语言文化实践活动等,以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、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。


Baidu
map